过去三年进步最快的城市:包头、宁德、鄂尔多斯、榆林、曲靖、宜宾、绵阳 ... 仔细看他们要么自身本就是传统能源城市,要么后期大力探索新能源产业,就这样靠着一个个产业,最终从幕后走向台前。
每年都会有一些城市在崛起,也都喜欢黑马逆袭的故事,但不是所有人都明白背后到底为什么
如果说上一个时代叫做:风口
为这个风口代言的是合肥
10 年前连合肥人都会调侃自己生活在全国最大的县城里
而 10 年后的今天,2024 年合肥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 130 万辆,超越了前年上海、西安全年的量,也是与美国纽约、波士顿等国际科技 " 重镇 " 齐名
那么下一个时代呢
在这片广袤的土地
我国还有 300 个地级市、2000 个县城、40000 个乡镇、660000 个村庄,涉及近 10 亿规模的人口
而在这个庞大又隐秘的下沉市场
它们有的从无到有在新能源领域弯道超车,有的人均 GDP 超过北上广深遍地都是富贵传说。
这些看似平凡的地级市或者小县城,也在用各自的力量书写属于自己的逆袭
又是如何逆天改命
(以下城市主要以地级市和县城为主)
01 最产业转型弯道超车:宜宾
过去一年哪个产业最火,我想在街边随便拉个人都能跟你扯几句新能源
不仅是我国已连续十年新能源汽车产量位居世界首位
哪怕是春运过年,今年自驾出行预计 72 亿人次,而新能源车流量占总流量的日均值约 19%
这些年我们也看到合肥、常州、宁德等城市,已经成为行业领跑者的存在
那其他人就没有机会了么
宜宾不相信
这个既不沿海不沿边,仅仅只是西部一个地级市,但你知道么,在国内每年生产的全部动力电池中,有六分之一来自一个城市
宜宾四川时代工厂,来源:宜宾新闻网
正是宜宾
要知道宜宾可不是拿的什么资质平平傻小子逆袭的剧本,原本靠着白酒和煤炭也能收入平稳,毕竟宜宾还有五粮液这个金字招牌
但总有人不满于现状
在 2016 年,宜宾指出要:从无到有,全面布局新兴产业
为的就是真正实现从老牌工业城市到绿色新能源的转型
整理自公开报告,其中宁德建成产量包含投产和在建
自 2020 年,短短 4 年时间,宜宾动力电池产业规模从 20 亿元飙升到 1000 亿元以上,增长 50 倍
也是继白酒之外的另一个千亿支柱产业
就在去年 9 月,世界动力电池大会连续三年落户宜宾,若当场签约项目全部达产后,预计可新增年产值超 1000 亿元
除此之外锂电行业仅有的两座全球灯塔工厂,一个是宁德基地,另一个就是宜宾基地
来源:宜宾人社
或许不像别人天生家里有矿,也不似大城市自带光环能够吸引顶尖企业入驻,但正是这样从 0 到 1
背后需要极其精准的眼光和敢于转型的魄力
各位可别小瞧这句话,仔细想合肥当初不也是一口气拿出全市三分之一的财政收入风投产业吾往矣的姿态
这些年很多城市都想给自己冠上 " 新能源之都 " 的称号,但首个获得官方认证,正式拿下 " 中国动力电池之都 " 称号的
有且只有宜宾
时间不等人,但勇敢者先享受世界
02 最传统能源行业践行者:鄂尔多斯
有在新产业里乘风破浪,也有在传统行业默默发家
最近我就听说这么一句话,说是回家过年亲戚看你在外混得好不好,有没有赚钱,除了基础款车子手表,还有三样硬通货:
iPhone 16 pro Max、老铺黄金、还有鄂尔多斯
前有月薪上万也买不起鄂尔多斯
来源:鄂尔多斯天猫旗舰店
一件鄂尔多斯产的羊绒开衫动辄 5000 元
后有天寒地冻之际,内蒙古鄂尔多斯宣布,要给公交站装上空调
还贴心配备充电设施,把温度开到了 30 度
此时一位取暖靠抖的南方朋友轻轻碎了
更有小伙伴表示,鄂尔多斯是唯一一个去过城市不收停车费的,车位都不收
鄂尔多斯有多富,还是因为背后的资源实在太优秀
本质上属于老天爷追着喂饭那种
堪称四线版迪拜,迪拜好歹也主要靠石油一种资源,但鄂尔多斯是 4 种,羊绒、煤炭、稀土和天然气他都要
1、论羊绒,羊绒年产量达 3300 吨,占全国的 1/2、世界的 2/5
2、论稀土、天然气,这里稀土的储量达 65 亿吨,天然气探明储量超过 4.95 万亿立方米,占全国的 1/3
3、更令人咋舌还是煤炭,煤炭资源的储量高达 1676 亿吨,占全国的六分之一,足够开采数百年
当然这些年鄂尔多斯也在积极向新能源转型,同时不断搭建国家级人才科创平台,从实验室到生产线,让产业更环保可持续
这个位于我国北方,不久前还被称为鬼城
鄂尔多斯最大的成吉思汗广场,来源:网络
如今新城常住人口已经达到了 12.4 万人,相当于聚集了全市 1/5 的城区人口,康巴什新城还是我国唯一一个以城市核心区申报成功的国家 4A 级景区
也因为 " 家底 " 实在太厚,截止最新 2024 年前三季度,鄂尔多斯市人均 GDP19.64 万元,超越北上广深,这是第三年位列全国第一(包含 2022、2023 年)
也让我们再次见证传统能源行业的力量
你煤老板永远是你煤老板
04 最坚挺文旅长青产业:乌镇
如果说前几种产业还可以靠家底,靠新兴技术,那么文旅可能是过去一年最落寞的产业了
我们暂且不论个体户的民宿,单看几个赫赫有名的古镇景区
一个是韩国孝敬父母的标尺,张家界
这里耗资 24 亿打造的古镇,背后的企业张家界旅游集团四年亏损 7 个亿,已经接近破产重整
另一个是逢年过节号称有一亿人如大唐不夜城
但实际 2024 年上半年大唐不夜城净利润仅 23.53 万元,换算下来总建筑 65 万方的街区每天只能赚 1293 块辛苦钱
在全国古镇大概就有 2800 多座,比全国的县城加起来还多,也是如此千篇一律
而当 90% 网红古镇在亏损的时候
有这样一个古镇,就在两个月前,居然吸引来自全球不同国家 100 多位部长级官员、20 多个驻华使节、20 多位院士等参会
这个会议是世界互联网大会
摄于 2022 年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
这个地方叫乌镇
所以你说乌镇靠什么吸引人,古建筑么
其实乌镇早前经历过一场火灾,这场大火烧毁了西栅沿河十三间房子,大都近 20 年翻修
而就是这样一个看似没那么原汁原味的古镇,不仅年客流量基本达到千万人次
整理自:中青旅历年财报
最赚钱的 2019 年,营收高达 20 亿,净利润 8 亿元
所以你会发现从一开始乌镇打的就不仅是古建筑的外表
而是用做内容的方式来运营古镇
这里没有打铁花的流量节目,也不太能找到古镇市集快烂大街的臭豆腐、羊肉串
却能同时拥有复古如乌镇戏剧节、前沿如世界互联网大会这样绝无仅有的核心 IP
哪怕是服务颗粒度上,乌镇的质监部门,每周汇总 4000 多名员工收集的 800-1000 条游客意见,再按环境、制度、服务态度、管理等分类后,由各对口部门认领回去进行整改
包括这里的店家大多也是返聘原住民,就是为了让游客能够沉浸式体验
而就是这样一个经过 " 后天改造 " 的古镇,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数据
它的复游率高达 40%
同质化的从来不是古镇,而是以什么样的内容造古镇的初心
05 最利用国潮文化产业:曹县
想了很久我还是决定在最后跟大家聊下曹县
这座菏泽下属的小县城,曾经因为在互联网上被人冠上" 宇宙中心 " 的称号而被大家熟知
但要知道以前的曹县,还是一个人均 GDP 排名全省倒数第二,山东有名的贫困县之一
所以从贫困县到宇宙曹县,真的只是因为在玩梗么
包括我们再来看如今曹县的主产业,无论是承包了我国 80% 的棺材市场,还是 2023 年曹县汉服销售额达 72.15 亿元,占比全国汉服市场四成份额,曹县再次翻红
而这些年单就打着国潮崛起做产品的企业就不计其数
所以什么是曹县的不同
是在每一次创业,都不是针对单一生产板块,而是一整个非常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模式
以生产马面裙为例
整理自:央视网
第一,在设计端,聘请设计师根据中国传统色彩、纹样书籍,专门画马面裙设计稿
第二,在生产端,是工人从家里踩缝纫机来到标准化 " 村工厂 " 产业园
第三,在销售端,是全村 80% 的村民从事电商演出服、汉服及相关行业
第四,在物流端,村里设了二十多个物流点,物流车昼夜不息地将汉服销往全国各地
而也正是凭借这样一店带一户,一户带一街,一街带一村,一村带一镇,一镇带全县的曹县发展模式
堪称汉服届的制作一条龙
这还只是单一马面裙的生产,目前曹县共有汉服企业 2282 家,原创汉服加工企业 2053 家
这些年曹县从没使自己陷在泼天流量里无法自拔,而是即使在一个小县城,也愿意为设计付费,愿意通过电商为销售扩宽渠道
属于这个小县城的务实与认真
整理自:菏泽市统计局
于是我们也看到 2017 年 -2023 年,从 357 亿到 GDP582 亿,增长超 200 亿
排名也从原本山东省的倒数第二,逆袭至 2023 年全省 136 个县城中的第 55 位
名副其实见证县城的力量
06
所以各位发现了么,今天我们聊了非常多关于地级市乃至小县城逆袭的故事
是运气还是天赋还是后期的努力,似乎每个点都对
但往往最终的归因正是这匹黑马跑通了这里的所有环节才有了最后那个结果
最近听到梁宁老师的一次谈话很有感慨
如果说上一个时代是一个风口时代,那当下的时代则是一个扎根时代
你会看到县域经济在崛起
从 2013 年到 2023 年,我国全年地区生产总值超过 1000 亿元的 " 千亿县 "
数量从 9 个增至 59 个,10 年增加 50 个
就好比新增浙江的宁海、平湖,安徽也迎来自己的第二个千亿县长丰县
与此同时
据测算,城镇化率提高 1 个百分点,每年可以新增 2000 多亿元的消费需求,拉动万亿元规模的新增投资需求
是的,我们无法奢求都像曾经的合肥可以乘着时代的风成为城市圈最出 " 风头 " 的存在,也很难做到风口的精准预判,但那些你以为的下沉市场
宜宾的中国动力电池、鄂尔多斯数不清的能源矿产,用内容做文旅的乌镇,靠着汉服产业链再次出圈的曹县 ...
又何曾是不是数以亿计向上增长的空间
更令人欣喜的是,他们并没有停留
整理自:各地统计年鉴
这是过去三年进步最快的城市:包头、宁德、鄂尔多斯、榆林、曲靖、宜宾、绵阳 ...
仔细看他们要么自身本就是传统能源城市,要么后期大力探索新能源产业,就这样靠着一个个产业
最终从幕后走向台前
把自己当作大树,在阳光充足的时候向上生长,在冬季严寒的时候积蓄力量,背后也只比别人多了两点
一个叫做脚踏实地,一个写为实业兴邦
(ps: 最近过年回家各位又没有看到属于自己家乡产业的变化,欢迎评论区留言,也让我们见识你家乡的力量~)
来源:真叫卢俊,原文标题:《回来才发现,老家县城彻底颠覆我认知》,内容有删减